導語:現(xiàn)在的名媛時尚品牌已經(jīng)不復傳統(tǒng)的意義,她們正發(fā)起一場合理的時尚冒險。

Victoria Beckham
名媛設計的包,價格之貴足夠買輛新車。不由你不信。
當維多利亞·貝克漢姆宣布本月她的時尚品牌將要推出一款價值3萬美元的鱷魚皮包,這個“強悍威猛”的價格足以讓人震驚到把“名媛”認作“名猿”。如果你覺得沒什么大驚小怪的,今年7月,同樣是名媛設計的品牌The Row也不遑多讓地推出了標價3.4萬美元的鱷魚皮包——看來,名媛先是消費了無數(shù)名牌包,紛紛轉(zhuǎn)行設計師之后,均深諳鱷魚皮之昂貴。
回想當年維多利亞剛開店那會兒,縱然雙手圈錢忙得不亦樂乎,但還未如今日般壯比猿臂。猶記得2006年,維多利亞的時尚品牌dVb剛推出時,還是一副以太陽鏡為主的羞澀模樣。再猛一點的,也只敢借名模娜奧米·坎貝爾(Naomi Campbell)的玉腿之名賣幾條緊身牛仔褲。說實話,這是大部分名媛涉足時裝行業(yè)以后最保險的嘗試。因為品牌創(chuàng)立之初,愿意買她們賬的不外乎三種:年輕仔、追星族和沒那么多錢又想充好萊塢范兒的血拼積極分子。比如杰西卡·辛普森(Jessica Simpson)設計的牛仔褲和金·卡戴珊(Kim Kardashian)推出的運動鞋相比之下就相當有親和力,至于在沃爾瑪超市泛濫的青少年偶像賽琳娜·戈麥斯(Selena Gomez)和麥莉·塞勒斯(Miley Cyrus)的品牌,簡直就是為了貼近那些囊中羞澀卻又追逐潮流的中學生粉絲。
不過維多利亞和The Row的奧爾森姐妹也不是第一個把自己的名號比拼百年老店的名媛。克洛·塞維尼(Chloè Sevigny)的新店開業(yè)之時也有標價400美元的鞋,而凱蒂·赫爾姆斯(Katie Holmes)店里的西裝外套也標價2950美元。